一、傳統纖維濾網過濾
1、凈化過程:在纖維過濾技術中,污濁空氣穿過過濾器,空氣中的顆粒吸附到過濾材料中。
2、問題
*制造商不同,纖維過濾器的品級差別也很大。
*過濾器的清潔效率取決于所使用的過濾材料及其本身的清潔度。
*過濾器的效率也有所不同。當過濾器變臟時,通風能力下降,穿過過濾器的氣流變少,造成了壓力損耗。
*各種品級的纖維過濾器,比如吸附大顆粒的粗網過濾器(F7濾網)和吸附小顆粒的細濾器(HEPA濾網)共同使用。為了保持所需的過濾效率,經常需要同時更換兩個過濾器。
纖維過濾器就像一張漁網,根據網的密度來捕捉特定大小的魚。“鮭魚網”(F7 濾網)捕不到尺寸更小的“白鮭”(超細顆粒物),而“白鮭網”(HEPA、ULPA濾網)的牢固程度及使用成本通常又無法應對“鮭魚”(大顆粒物)。所以,濾網方式的空氣清潔需要多種過濾網的組合。
綜上所述,舊的濾網空氣清潔方式已無法滿足現在復雜的空氣環境要求。
纖維濾網過濾是已經超過了50年的舊技術,有許多不足,空氣清潔品質隨著濾網使用時間增加而變低:纖維會被堵塞,導致壓力增加,噪音增大,能耗增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及帶來交叉污染。因此從長遠來說,纖維濾網過濾往往并不是劃算的解決方案。此外,醫院使用的HEPA濾網通常只能將有效過濾尺寸降至0.3微米,而放過了病毒和微毒素(100納米左右)。纖維過濾也無法去除氣體和異味,例如醫院里的有毒 VOC 氣體。最糟糕的情況是,纖維過濾器成為微生物的生長介質,有毒的微生物代謝產物可能進入過濾器,流經過濾器的空氣就會受到污染,其結果可能是致命的。
二、舊式靜電凈化
靜電凈化(ESP)使用高壓和電荷捕捉顆粒。為了確保在理論和實踐上能夠吸附顆粒物,電過濾器的尺寸通常會盡可能緊湊,同時缺帶來幾個嚴重問題:
1、不能自動清潔。清潔需要拆卸設備,清潔設備的內部零件,非常耗時。
2、電過濾器通常有電暈線,其很容易斷裂,而且一旦變臟,電暈線就會脫離其應在的位置。
3、因為結構必須設計得非常緊湊,所以很容易變臟,這會造成泄漏,清潔力下降,需要經常人工清潔設備本身。
三、帶自動清洗的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
“新型成熟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是特別針對醫院重要區域的空氣凈化開發的。”
該類過濾設備對空氣過濾效率極高,可以吸附所有大小的顆粒,包括納米級超細微的顆粒。同時可以有效摧毀顆粒物上的微生物,還可以去除 VOC 氣體,設備可以自動清洗,確保凈化效果穩定不間斷。
四、研究報告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醫學院開展過一項科學研究: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對于手術室空氣品質的影響,評估了其中一項技術在現實環境中的效果。其研究結果顯示,OT懸浮微粒清潔分類級別從ISO 8降到ISO 6,此技術干預前后的顆粒物質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活菌采樣和真菌采樣也有顯著差異,真菌菌落計數顯著下降為零,所有致命細菌物種在樣本中都未發現。
瑞典的Skaraborgs醫院也進行該類研究,旨在研究這種技術如何改善臨床的空氣質量。其目標是將室內空氣中的納米級超細顆粒物含量減少一半,從而降低醫療感染數量。對醫院來說,與健康有關的感染一直是非常大的醫療問題,也是一項財務挑戰。許久以來,處理重點一直是接觸傳播的傳染。但是,大多數呼吸道感染會通過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播。據開展此研究的醫院員工所說,高壓離子束凈化方式可以顯著減少這些問題,更換方式非常簡單經濟;只需要“墻上有根電線”。據初步測量數據表明,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可以顯著減少細菌量和顆粒含量。該研究計劃持續十二個月,目標是將納米級超細顆粒物含量減少至少 50%并保持低于該數值。
五、結論
目前,關于傳統纖維過濾是否能夠防止微生物通過空氣傳播,去除空氣中最危險的超小顆粒和去除 VOC 氣體,已經經過了廣泛的討論。而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可以起到真正作用。針對此類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多,其結果也非常樂觀。
弘業環保作為芬蘭歌蘭諾空氣凈化消毒設備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運用歌蘭諾的高壓離子束凈化技術,服務于國內醫療、商業、民用場所,用戶覆蓋全國10多個省,包括北京協和醫院、成都華西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廣州醫附一醫院、南京中大醫院在內的全國超過50家三甲醫院已經投入使用,是國內高精度醫療空氣感控市場排名前列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