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流感進入每年的復發爆發期。近日,在深圳舉行首屆中國衛生技術創新與發展大會上,鐘南山為新冠疫情做了相關報告,其中指出:冬季來臨,天氣寒冷,流感會出現一個新爆發期,已出現4例同時患流感和COVID-19的病例,這也意味著隨著冬季來臨,流感周期性復發,再次增加COVID-19疫情的嚴峻性。 一、氣溶膠傳播風險 COVID-19病毒大小在0.05-0.2μm之間,目前已官宣COVID-19病毒可通過氣溶膠進行傳播。這是一種高級的傳播方式!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空氣中所有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0.001~5μm)的集合。而氣溶膠液滴核經過揮發以后,體積只有初始體積的4-6%,可以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懸浮時間長達幾個小時甚至更久,傳播距離長達10米以上。氣溶膠本身并不可怕,我們無時無刻不處于氣溶膠中,但其長時間懸浮的特性,導致一旦COVID-19利用氣溶膠進行傳播,就非??膳?。 比如在房間里抽支煙,一兩個小時后,房間里依然有煙味。這個煙味長時間懸浮在空氣的特性,非常形象的表達了病毒懸浮于空氣的能力。 如果我在房間里吸了口煙,過一小時,你還能聞到煙味。 病人在房間里咳嗽了一下,過一小時,你聞到的,就是病毒! 二、常規凈化技術缺陷 醫院通常采用的HEPA濾網的過濾等級在0.3μm,無法過濾更小的顆粒物,這樣就導致空氣中存在大量的納米級氣溶膠液滴核無法被清除。 美國FDA在4月15日的發文中警告:紫外只能減少微生物活性從而殺死部分微生物,無法全部殺滅,紫外關閉時,部分微生物會恢復活性。且紫外的波長對0.2μm以下的微生物滅活效果會更差。所以無人情況下,醫務人員記得時刻保持紫外線開啟,以提高對霉菌的殺滅率。 同時,研究結果也證明,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眼睛結膜感染,結膜是眼睛外層,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與空氣中的細菌、病毒接觸,要命的是,這些粘膜和我們的鼻粘膜是相延續的,所以病毒會通過眼睛感染到肺部呼吸道。如果空氣中的病毒只是附著在結膜上,還不需要擔心,主要的問題是結膜細胞會有意無意的將這些病毒吞噬,吞噬的病毒大小在0.1μm為多,像之前的SARS直徑大小在0.1μm左右,而恰好此次的新冠病毒的大小也在此范圍內。普通近視眼睛的貼合度不足,無法起到護目鏡的作用。醫務人員帶了口罩,但是很少帶護目鏡設備的。需要引起重視。 一、歌蘭諾凈化優勢 歌蘭諾空氣凈化設備對直徑為3納米的顆粒物有著99.5%的凈化效率。并且歌蘭諾對264對堿基對(90納米長的DNA片段)進行凈化測試,可以凈化飄散在輸入的空氣中高達99.99%的DNA片段。 阿拉伯中心醫院在Mers期間,經過連續12個星期的現場臨床測試,在設備的集污皿內沒有發現任何活性物質,也因此避免了病毒在HEPA濾網上滋生、繁殖、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阿拉伯王國衛生局推薦區域內所有醫院采用歌蘭諾產品,以保證臨床空氣潔凈、安全。 經芬蘭VTT國家技術研究中心(芬蘭版“中科院”)實驗證實,歌蘭諾空氣凈化設備可有效去除傳統濾網技術無法解決的300納米以下的空氣污染物;對24~25納米的噬菌體MS2病毒(2019-nCoV新冠病毒約100納米)進行凈化實驗,開機1小時內,空氣中MS2病毒含量已低于VTT所有設備的檢測極限以下! 在這特殊時期,醫務工作人員要充分發揮技術力量,利用科學的防控方法精準施策,把好疫情的防控關,關愛病患,保護自己!